時間:2021-09-13 14:26:04
智能家居科技照明是很視覺化的,每個人對照明與光環境的感受是有所不同,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與職業背景的人對照明與光環境的視覺感受與心理體驗是有所差異的,對照明藝術的審美取向有所偏好。
照度的影響
據專業學者研究,不同照度下,視敏度隨照度遞增而升高。一般,在200-400lx照度下,人的視敏度有顯著上升,而在400lx以上,隨著照度提高仍會提高視敏度的上升無顯著區別。
色彩與情感對應關系
其次,光照度對人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影響。研究醫學研究證明,視覺系統會將外界光環境的明暗信息傳遞給大腦的松果體,從而影響褪黑色素的分泌。日本學者曾用50Lx的白熾燈和1000Lx的紅、綠、藍三種熒光燈對睡眠前的人進行照明,發現白熾燈和紅色熒光燈對褪黑色素的抑制能力較弱,人容易進入較深的睡眠。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進入冬季陽光照射減少,有些人出現有"季節性情緒紊亂"(SAD)或稱"冬日抑郁癥",主要因為日光的攝取量減少引起體內荷爾蒙分泌變化引起的生理反應,導致生物節律紊亂。據哈佛醫學教育機構的研究,冬季房間照明除了調節燈光冷暖外,適當提高室內光環境的照度,有助于治療SAD疾病,建議冬天時家庭照明由平均100Lx提高到150-200Lx。
色溫的影響
高色溫光源能提高大腦的興奮、集中注意、警覺和覺醒水平,能提高腦力活動能力,對腦力符合是有利的。但是高色溫對于腦力負荷后的疲勞恢復又是不利的,晚上長時間處于高色溫光源下,會對人造成壓抑、煩躁從而影響睡眠。
外國學者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室內使用4000K色溫的照明光源,可使人感到親切、溫暖、涼爽、寧靜的舒適感。
GB 50034-2013《住宅建筑照明標準》對光源顏色的標準
在住宅智能家居科技照明光環境設計中,應適當考慮不同季節燈光色溫的變化,即,夏季使用偏冷色的光源照明,冬季使用偏暖色的光源。這種不同季節使用色溫的傾向并不是要求夏季全部使用冷色的熒光燈,冬季全部使用暖色的白熾燈(或暖色熒光燈),而應在設計時把室內燈光分為冷暖兩個層次,在不同的季節以某一種色溫為主色調,而春秋兩季可以適當地增減燈光的冷暖成分。
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